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兰亭论坛在绍兴举办
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副主席刘月卯、张胜伟、潘善助,副秘书长潘文海出席论坛
论坛邀请了著名文艺理论家、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著名古文字学家、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平安和业内资深专家、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李刚田,分别作题为“从美学看书法”“伴着汉字起舞——谈文字守正与书法创新”“七届兰亭奖与当下书法创作”主题演讲。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副主席刘月卯、张胜伟、潘善助,副秘书长潘文海,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名专家、获奖入展作者代表、兰亭书法学院师生和新闻媒体朋友约两百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主持论坛
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主持论坛。他在开场辞中说:本届兰亭奖是八届书代会后中国书协举办的第一场大型学术和艺术盛会,作为七届兰亭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七届兰亭奖兰亭论坛的宗旨是:落实八届书代会精神,破圈拓域,开门办会,积极引入学术力量,深化理论研究,提升行业引领,团结带领广大书法家书法工作者,正本清源,守正求新,繁荣书法创作,勇攀艺术高峰。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作“从美学看书法”主题演讲
彭锋教授首先开讲。他从西方美学史、人类审美的普遍性规律切入,对中国美学的核心精神、中国书法的美学特征及书法审美的主流价值观念、文化与审美、意境与神韵、艺术与人生等问题,作了富有思想深度的阐述。他指出:随着现代性由欧洲向世界其他文化的蔓延,我们传统的艺术形式不可避免受到西方艺术和美学的影响。但是,书法是个例外。因为西方没有与书法类似的艺术,书法可以免于外来美学和艺术的干扰,保持自己的相对独立性,保留纯粹的中国传统美学。在大的美学观念的基础上,结合书法艺术自身的特征,中国书法美学形成了推崇中和之美、正大气象、美善统一的独特命题。今天的书法不仅要保持中国美学的传统,而且要将它发扬光大,让在书法中保存的美学精神去影响其他艺术门类,进一步影响日常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做贡献。
论坛现场
主题演讲后,论坛进入互动交流环节。与会者踊跃提问,就如何理解中国美学的淡雅境界、正大气象与书法风格的多样化、书法评审的公平机制与作品选择的局限性、古文字学的科学性与书法创作的艺术性、汉字书法教育的古今矛盾等问题,与三位专家展开了研讨交流。
沈定庵、段成桂获“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
沈定庵先生、段成桂先生是我们书法界德艺双馨的前辈,两位先生始终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弘文载道,以对书法的虔诚和敬畏,书写了崇高的人生境界,在书坛树立起艺术标杆,铸就了大家风范。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沈定庵
颁奖词
幼承庭训,立雪徐门。澹泊自守,沉潜求真。取法高古,朴厚雄浑。人书俱老,风骨嶙峋。
沈定庵,1927年生,浙江绍兴人。能诗文,精书画,善鉴赏。曾任中国书协理事、浙江省书协副主席。著有《论王羲之的书法艺术及其思想》《徐生翁先生及其书法艺术》《沈定庵书法作品选》《沈定庵隶书二种》《定庵随笔》等。自幼受家学影响,传统学养丰厚。青年时代拜徐生翁门下,秉承高古艺趣。他的书法,上承汉碑之雄浑博大,兼取清隶之朴茂遒美,个性风格突出。平生淡泊名利,德艺双修,不慕虚荣,甘于寂寞,几十年如一日,为书坛称颂。
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段成桂
颁奖词
沉浸文史,博涉藏鉴。
搜访遗珍,宏猷尽展。
书追元明,精研册翰。
情系教坛,丹心奉献。
段成桂,1942年出生于吉林市。现任中国书协顾问、吉林省文史馆馆长、吉林建筑大学书法学院院长,历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书协副主席、吉林省政协副主席、吉林省博物馆馆长等职。出版《段成桂书法作品集》《苏轼二赋墨迹手卷考评》《群玉堂苏帖考评》《苏轼法书年表》《论书札记》等。长期从事博物馆工作,沉潜学术,专研简册词翰,博涉馆藏鉴定考证。其书法创作得力于晚明文人书韵,简约萧散,蜚声书坛。热心书法公益事业,积极推进书法普及提高,为当代书法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陈海良来深公益讲座
在讲座中,陈海良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从当今书法的现代转型入手,深入剖析从楷书到行书再到草书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审美情趣,深入浅出为书法人传经送宝。
陈海良是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博导,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草书委员会委员。他凭着先天的艺术秉赋和聪敏善悟,怀着一颗对书法艺术的敬畏之心,历30多年深入学习、探索、研究、刻苦磨练,并得到学院化的系统训练,获得了深厚的书法理论、文化底蕴和功力。
陈海良书法作品
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活动在绍兴举行
开幕式现场
中国书法兰亭奖是由中国文联、中国书协主办的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专业奖,在推出精品、推出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党中央关于文艺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坚持“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奖原则,坚持“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评奖导向,共评选出69位获奖及入选作者。其中,金奖2名(书法创作方向1名,理论研究方向1名)银奖5名(书法创作方向3名,理论研究方向2名);铜奖8名(书法创作方向6名,理论研究方向2名);入选54名(书法创作方向44名,理论研究方向10名)。
开幕式现场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国贤,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邓光辉,中国文联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浙江省宣传副部长葛学斌,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瑶,中国书协副主席代跃、刘月卯、张胜伟、潘善助,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中国书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潘文海、张潇羽,中国文联书法艺术中心主任王彦,浙江省文联副主席、省书法家协会主席赵雁君,知名专家李刚田、赵平安、彭锋、李木教、陆明君等,以及第七届书法兰亭奖获奖作者、部分入选作者、部分七届兰亭奖评奖委员会成员出席了开幕活动和颁奖仪式及相关活动。
第三十七届兰亭书法节开幕式由绍兴市人民政府市长盛阅春主持,中共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浙江省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陈瑶,中国书法家协会孙晓云分别致辞,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讲话,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主持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颁奖典礼。
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讲话
中国书协主席孙晓云讲话
开笔仪式
曲水流觞
颁奖仪式后,与会嘉宾、书家、获奖作者在绍兴市兰亭书法博物馆举行了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兰亭论坛。郑州大学书法学院教授李刚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赵平安、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彭锋、全体获奖作者与部分入选作者代表以及兰亭书法博物馆、兰亭书法学院听众参加。论坛由中国书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郑晓华主持。
李屹为沈定庵、段成桂颁奖
领导、嘉宾与获奖作者合影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入选人员名单
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获奖人选名单
书法创作方向1名:理论研究方向1名: 书法创作方向3名:理论研究方向2名:
程 渤(江苏) 著作《元代书法家群体与复古观念研究》
三、铜奖8名 刘长龙(辽宁) 杨科云(广西) 陈 靖(山东)
朱 琪(江苏) 著作《真水无香——蒋仁与清代浙派篆刻研究》
书法创作方向44名:
方建光(山东) 艾 青(福建) 叶韶霖(福建)
朱安刚(江苏) 朱明月(辽宁) 乔延坤(河南)
李 锐(山东) 李双阳(江苏) 李国良(河北)
何玉峰(浙江) 何来胜(浙江) 张 斌(江苏)
陈巧令(辽宁) 欧阳荷庚(江西)罗小平(陕西)
赵世峰(甘肃) 胡正良(贵州) 胡奇峰(上海)
焦新帅(河南) 曾锦溪(福建) 谢全胜(青海)
元国霞(浙江) 著作《民国中期京津地区章草书研究》
王家葵(四川) 著作《瘗鹤铭新考》
吕文明(山东) 著作《从儒风到雅艺:魏晋书法文化世家研究》
李逸峰(河南) 系列论文《敦煌草书简书写文化考察》等5篇
郑付忠(山东) 著作《晚明以来文人情结与书画商业文化博弈研究》